主页 >> 笑话大全 >> | 前言 | 荒诞 | 世情 | 夸张 | 机敏 | 巧言 | 影射 | 滑稽 | 幽默 | 诙谐 | 更多笑话
诙谐类
说明
诙谐是以风趣的谈吐戏谑调笑的意思。 选在这部分的笑话,大致分成两种。一种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善谐谑调笑的人物。有些故 事是记录古 代俳优的言行的。俳优在我国古代,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,常以表演谐戏、滑稽为 业,而且历代皇帝身边常有优人。这就使得他们的诙谐言行能被记录、流传下来。下面所选 的笑话中,北齐高帝时的石动筩、唐懿宗时的李可及、唐明皇时的黄幡绰等等都是这 类人。 除了俳优之外,另有朝臣、官员、文人和其他各种人物等,也以其诙谐的言行,被写进 了笑话当中。 另一种情况是,作品中的人物并不一定善调笑 诙谐,但故事本身却具有引人发笑的特性,很适于人们讲述调笑。 诙谐与其他几类往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。例如,调笑诙谐的语言常常就是幽默滑稽的, 这就使得有些材料放在“诙谐”类、“幽默”类或“滑稽”类都未尝不可。再比如,调笑诙 谐的言行有时也起到嘲笑或讥刺某种现象的作用,这就又使“诙谐”类与“嘲讽”类不容易 绝然分开。对这些现象,我们根据原文材料的侧重点不同,尽量给以适当的归类。但不尽完 善的地方肯定还很多,希望读者提出批评。
歪讲经义
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,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,与会者对佛 经有疑滞者,都当场提问,法师当场解答,引经据典,言议深奥。有个叫石动筩(tǒng)的 优人最后提问,对法师说:“且问一个小问题:佛常骑什么?” 法师答道:“或坐千叶莲花,或乘六牙白象。” 动筩说:“法师全不读佛经,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?” 法师马上反问道:“施主读佛经,你说佛骑什么?” 动筩回答:“佛骑牛。” 法师问:“有何根据?” 动筩答道:“佛经上说:‘世尊甚奇特。’‘特’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?”在座者听了 此言,皆哄堂大笑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天姓什么
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,众人论辩经义,十分热烈。石动筩最后到场,问 一个在场的博士官:“先生,天姓什么?” 博士答道:“天姓高。” 动筩说:“皇上姓高,天必姓高,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,算不上新义。经书上自有天 姓,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,不须借用旧说。” 博士问:“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?” 动筩道:“看来先生全不读经,连《孝经》也未见过。天本来姓‘也’。先生难道没见 到《孝经》上说:‘父子之道,天性也。’这岂不是天的姓?”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佛生日还是日生佛
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,北齐高祖曾于这一天设斋会讲经,优人石动筩当时 也在座。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,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,争执不下。石动筩便问法 师:“今天是什么日子?” 法师答道:“是佛生日。”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:“既然是佛生的日,那么日即是佛的儿了。” 法师马上改口说:“今日生佛。” 动筩又接着说:“既然是日生的佛,那么佛是日的儿子!”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胡须与鼻子
隋朝初年有贾元逊、王威德,二人都善机辩。他们原本不相识,只相互知道名字,却没 有机会见面。贾元逊长着一脸络腮胡子,而王威德鼻子又长又大。有一次,一个人置酒请 客,同时请了他二人,他们在酒宴上相遇,各问知姓名,这才相识。座中众客及主人知道他 二人善调笑,便请他们说笑话。王威德便抢先说: “千张黑毛羊皮,只裁一双袜。” 众人问道:“剩下那么多羊皮,打算干什么用?” 威德答道:“拟作元逊颊!” 元逊知道这是取笑自己腮上胡须多,便应声说道: “千丈黄杨木,只为做个梳。” 众人又问:“剩下的木头做什么?” 元逊答道:“拟作威德篦(鼻)子!”满座哄堂大笑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用人名字作游戏
北齐人徐之才善开玩笑。有一次他宴请宾客,有个叫卢元明的在座。徐之才便拿“元 明”二家开玩笑说:“去头则是兀明,出颈则是无明,减半则是无日,变声则是无盲。”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王、甘二姓互嘲
唐朝人甘洽与王仙客友善,二人便以对方的姓互相开玩笑。甘洽说:“王,算来你该姓 田;为你脸肥大,抽去你两边。”王仙客应声答道:“甘,算来你该姓丹;为你头不曲,回 脚向上安。”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玩笑诗
有个叫高敖曹的人曾作《杂诗》三首。其一云: 冢子地握槊,星宿天围棋; 开门屋张口,卷席床剥皮。 其二云: 相送重相送,相送至桥头; 培堆两眼泪,难按满胸愁。 其三云: 桃生毛弹子,瓠长棒槌儿; 墙欹壁亚肚,河冻水生皮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学鸡叫
唐朝人崔思海口吃,经常与表弟杜延业相互开玩笑。有一次,杜延业对崔思海说:“我 让你学鸡叫,只要我一问你话,你必须用鸡叫回答我。”旁人听了这话说:“他的口应须是 自由的,怎能听你随意摆布?他若不肯叫,你又能怎样?”杜延业说:“我能让他叫。”于 是与旁人一起共找崔思海试验,并约好打赌。杜延业握了一把谷,来到崔思海面前问: “这是什么?” 崔思海答道: “谷谷……谷。” 旁人大笑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利用方音开玩笑
隋人侯白、杨素二人友善。杨素是关中人,侯白是山东人。杨素常想用玩笑难住侯白, 使他无话可辩。当时,关中方音说“水”为“霸”,而山东话把“拿去”说成“携刀去”。 杨素曾对侯白说: “山东人确实多仁义,向他借一样东西,会得到两样。” 侯白问:“怎么会得两样?”杨素答道: “有人问一个山东人借弓,山东人说:‘携刀去。’不只是弓,连刀都给了,岂不是两 样?” 侯白应声说道: “关中人也很聪明,问他一件事,他能告诉你两件。” 杨素问:“何以见得?”侯白说: “近来有人问一个关中人:‘最近下雨多,谓水涨了没有?’关中人答:‘灞涨。’不 仅渭水,连灞水都知道,岂不是两件?”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胜古人一倍
北齐高祖曾读《文逊,读到晋人郭璞的《游仙诗》,连连叹息称妙。优人石动筩见状 说:“这诗有什么好?若让臣作,能胜他一倍。” 高祖听了不高兴,说:“你是什么人?竟夸口作诗能胜郭璞一倍,岂不该死。”动筩马 上说:“您现在就让我作,如果不能胜他一倍,臣甘心受死。” 高祖即令石动筩作诗,动筩说: “郭璞的《游仙诗》说:‘青溪千余仞,中有一道士。’我作的是:‘青溪二千仞,中 有二道士。’岂不胜他一倍?” 高祖放声大笑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必复其始
唐朝长孙玄同初为官,在府中设宴请客。他属下的仓曹官是吴人,说话常带方音,把 “粉粥”说成“粪粥来”,满座的人都大笑。玄同说道:“仓曹乃是公侯之子孙,必复其 始,诸君为什么笑他?”满座客人听了又大笑。 ——旧题隋·侯白《启颜录》
官学狗叫
侯白起初尚未作官,也无名声,住在家乡。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,侯白就去拜见。回来 后他对几个朋友说:“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”。朋友说:“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 叫的?你若真能做到,我们请你喝酒;若不能,你就请客。” 侯白答应了。 于是,他们一起到衙门去,侯白进去见官,朋友们在门外看着。官说:“有什么事,你 又来见我?” 侯白答道:“您刚到此地,民间有些事情,要向您请示。您到任之前,此地盗贼甚多, 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,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,这样盗贼会自然平息。” 官问道:“如果这样的话,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,但到哪里去弄呢?” 侯白回答说:“我家倒是新养了一群狗,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。” 官问道:“它们叫出来什么声音?” 侯白答道:“它们‘呜呜’地叫。” 官说:“你不懂狗,好狗应当‘汪汪’地叫,‘呜呜’叫的,都不是善叫之狗。”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,都掩口而笑。侯白知道自己已赢了一桌酒席,便对官说: “我知道了。以后一定出去寻访善叫的狗。”说完即告辞出来。 ——旧题隋·候白《启颜录》
“蹲鸱”是什么
唐朝张九龄知道萧炅(jiǒng)不学无术,所以经常拿他开玩笑。有一次,张九龄派人 给萧炅送去一些芋头,故意把芋头写成“蹲鸱”。“蹲鸱”是芋头的别名。因大芋头形状像 蹲伏的鹞鹰,所以古书上常有此称呼。而萧炅捎回条子答道: “芋头已收到,只是没见到蹲鸱。我家虽多异物,但也不愿见这样的恶鸟。” 张九龄把萧炅的回信拿给客人们看,引起满座大笑。 ——唐·朱揆《谐噱录》
渐至佳境
晋人顾恺之吃甘蔗时,每每倒过来先吃尾。别人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这叫渐至佳境。” ——唐·朱揆《谐噱录》
所出相同
三国时吴主孙权让太子嘲弄诸葛恪,曰:“诸葛恪吃马粪一石(dàn)。”诸葛恪答 道:“臣能戏君,子能戏父,那么我就让太子吃鸡蛋三百个。”孙权问诸葛恪:“别人让你 吃马粪,你却让他吃鸡蛋,这是为什么?”诸葛恪答道: “反正这两样东西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!” ——唐·朱揆《谐噱录》
阿婆舞
唐朝人郑(cǎn)设宴招待赵国公李绅,让舞妓助兴。舞妓年已老,伶人孙子多便献 口号讥嘲说: 相公经文复经武,常侍好今兼好古。 昔日曾闻阿武歌,今日亲见阿婆舞。 其中的“阿武”指武则天。 ——唐·朱揆《谐噱录》
恩爱诗
有一对夫妻恩爱无比。有一次,丈夫从外面回来,看见妻子正在吹火做饭,就作了一首 诗送给妻子。这首诗说: 吹火朱唇动,添薪玉腕斜。 遥看烟里面,大似雾中花。 这件事被邻家的女人看见了,这女人等到自己的丈夫回家后,对丈夫说:“我常见咱们 邻居家夫妻恩爱,十分多情。刚才他家丈夫回来,看见妻子在吹火,还作诗赞美,你就不能 学学人家?” 丈夫说:“他的诗里说了些什么?”妻子就把自己刚听到的诗念了一遍。丈夫说:“你 也去吹火,我也为你作一首。”其妻便学邻居家妻子的样子吹火。丈夫看了,作诗道: 吹火青唇动,添薪黑腕斜。 遥看烟里面,恰似鸠盘茶。 “鸠盘茶”是佛教中恶鬼的名字。 ——唐·无名氏《笑言》
喷帝
唐玄宗与他的兄弟们关系密切,称宁王为“大哥”。玄宗常与诸王一起吃饭,有一次宁 王吃饭时呛了一口,打了个喷嚏,饭渣喷到了玄宗脸上。宁王惊惭不已。玄宗见他既惭愧又 紧张,想安慰他,便问:“你呛饭了吗?”优人黄幡绰在一旁答道: “这不是呛饭,是‘喷帝(嚏)’。” 玄宗听了大笑起来。 ——唐·李德裕《次柳氏旧闻》
猴似文树
唐明皇时西安牙将刘文树口才很好,擅长奏议对答,明皇经常夸奖他。刘文树下巴上有 胡须,相貌很像猴子,明皇命令优人黄幡绰作嘲语讥笑他。 文树很不愿意别人说他像猴,便暗地里给幡绰送礼,让他不要讥笑自己像猴子。幡绰答 应了他。后来黄幡绰在朝廷上向明皇进嘲语说: “可怜好个刘文树,胡须共颜腮边祝文树面孔不像猴,猴子面孔像文树!” ——唐·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
暗中摸索
唐中书令许敬宗记性不好,见过的人过后多忘记。有人说他太健忘,他答道: “都怪你姓名难记,如果遇上何、刘、沈、谢这样的大姓,暗中探索着也可认出来!” ——宋·高怿《群居解颐》
妻子不怪
唐吏部侍郎李迥秀为人恢谐机警,有个到京城候选官员的人未被选上,临回故乡时来找 李迥秀说:“我羞于见到来时的路。”迥秀便问他从哪条路来的,那人答道:“从蒲津关 来。” 迥秀便说:“那你就取道潼关路回去。” 那人又说:“我没脸回去见妻子。” 迥秀道:“贤妻本来就了解你,料她也不会怪你。” ——宋·高怿《群居解颐》
史思明歪诗
唐代安史之乱时,安禄山已败,史思明还在作乱。他率叛军到东都,正赶上樱桃初熟。 当时他儿子被封怀王,在河北。史思明便要捎些樱桃给儿子,还附上了一首诗: 樱桃一笼子,半赤已半黄。 一半与怀王,一半与周至。 周至当时在史思明儿子的军中。诗写成后,众人便竞相吹捧,都说:“明公这首诗真是 绝妙。不过后两句若改成‘一半与周至,一半与怀王’,就与上面的‘黄’字押韵了。”史 思明闻言大怒,说: “我儿子怎能居周至之下!” ——宋·高怿《群居解颐》
清凉伞
宋代朝廷有中书省和枢密院,分掌文武大权,称为“两府”。进入两府的官员,出行时 可用清凉桑有个侍郎官叫刘子仪,三次进入翰林院,想借机提升到两府中做大官,都未能如 愿,于是情绪很坏,在家装玻朝廷中同僚相继来看望,向他询问病情,他说:“我的病因是 虚热上攻所致。” 当时,大臣石中立正好在座,他立刻插话说: “此病只须一服清凉散(伞)马上就好!” ——宋·江休复《江邻几杂志》
“卖韭黄”
宋代杨亿曾经告诫自己的学生:写文章应该避免用俗语。事后不久,杨亿在给皇帝的表 章中写道:“伏惟陛下德迈九皇。”这是颂扬皇帝的德行超过了上古传说中的九位圣明君 主。而杨亿的学生郑戬(jiǎn)想起了老师的话,便问杨亿: “请问什么时候能卖青菜?” 杨亿听后哈哈大笑,挥笔改掉了那句话。 ——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只求死药
艾子事奉齐宣王,有一天上朝的时候,面带忧色。齐宣王很纳闷,便问他忧愁的原因。 艾子说道:“我很不幸,小儿子患了病,本想告诉大王,但又想大王知道了也没什么用,所 以虽然人在朝廷上,但心里还是挂念着儿子。” 宣王说:“为什么不早说?我有良药,你拿回去给儿子吃了,很快就会好。”说完就找 来药赐给艾子。 艾子拜谢后,接了药带回家,给儿子吃了。上午吃过药,不到中午儿子就死了。过了一 些天,艾子更加难过,宣王问明了原因,伤心地说:“你死了儿子我很难过,赐你黄金用来 埋葬他吧。” 艾子曰:“夭折的孩子无资格受国君赏赐,但我想要求一样东西。”宣王问:“你想要 什么?”艾子答道: “想要大王前几天赐给我儿子的那种药方。” ——旧题宋·苏轼《艾子杂说》
喂驴
齐地天气寒冷,春很深时,草木多未发芽。有一次刚立春,有个老农提了一筐苜蓿献给 艾子,说: “这东西刚长出来,我们未敢品尝,先拿来献给您。” 艾子很高兴,说:“劳驾你给我送来这样的新鲜东西。但我尝过之后,下一个该献给 谁?” 老农答道: “献给您之后,就割去喂驴了。” ——旧题宋·苏轼《艾子杂说》
少惹麻烦
田巴住在齐国的稷下学官,赞许三皇而非议五帝,与人论辩,一天能驳倒千人,其口才 没有人能胜过。他的弟子禽滑厘外出,遇到一个老太太对他作揖说: “先生不是田巴的弟子吗?您一定学到了田巴的口才。我有件事弄不懂,想请教您。” 禽滑厘说:“您说出来,看我能否驳倒您。”老太太说:“马鬃向上长而短,马尾向下 长而长,这是为什么?”禽滑厘笑道:“这很容易,马鬃向上,是逆势生长却要逞强,所以 天使之短;马尾向下,是顺势生长,而很顺从,所以天使之长。” 老太太又问:“那么人的头发逆势向上,为什么长?胡须下垂,是顺势,为什么短?” 禽滑厘茫然无词,便说:“我的学问还没到这么深的程度,待我回去请教一下老师。您可以 留在这里,等我回来再告诉您。” 禽滑厘马上去见田巴说:“刚才弟子出门,一位老太太问我为何马鬃短、马尾长,我以 逆顺之理回答他,对吗?”田巴说:“很好。”禽滑厘又问:“可是她又问我为何头发逆而 长、胡须顺而短,我不知怎样回答,请老师教我怎样驳倒她。她还在外面等我,请您告诉我 该怎样说。” 田巴低头想了半天,才用排行称呼禽滑厘说: “禽大禽大,以后没事你要少出门!” ——旧题宋·苏轼《艾子杂说》
河东狮吼
北宋人陈慥(zào),字季常,住在黄州歧亭,自称龙丘先生。他很好客,喜欢养歌 妓。但是他妻子柳氏很凶暴也很嫉妒。所以苏东坡作诗调侃陈慥说: 龙丘居士亦可铃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 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 河东狮子,指柳氏。 ——宋·苏轼语明·王世贞次《调谑编》
一觉抵三觉
苏东坡喜欢调侃,常与丞相吕微仲开玩笑。 有一天,苏东坡去拜访吕微仲,正赶上微仲在睡觉,很久不出来接待。东坡等得很不耐 烦。过了好长时间,吕微仲才出来,两人相见说话。屋里有一个葛蒲盆,里面养了一只绿毛 乌龟。苏东坡便说: “这个龟不算稀奇,如果是六眼龟,就难得了。” 微仲问道:“六眼龟出自何处?” 东坡答道: “当年后唐庄宗时,林邑国进献了一只六眼龟。当时优人敬新磨在金殿下进口号说: ‘不要闹,不要闹,听取这龟儿口号:六只眼儿,分明睡一觉,抵别人三觉!” ——宋·苏轼语明·王世贞次《调谑编》
以贱物为名
宋代欧阳修最不信佛教。有一次,一个和尚在欧阳修家里,见他有个小儿子乳名叫“僧 哥”,便半开玩笑地对欧阳修说:“您并不尊重佛教,怎么给儿子起这么个名字?” 欧阳修笑道: “按风俗,一般人家的小孩,要好养,往往用贱物作小名。我叫他‘僧哥’,就像一般 人家把小孩叫做‘驴子’、‘狗子’ 或羊、马一类一样。” ——宋·邢居实《拊掌录》
酒色致罪
欧阳修与别人行酒令,约好每人作两句诗,诗的内容必须犯罚徒刑以上的罪才行。一个 人说: “持刀哄寡妇,下海劫人船。” 另一个人说: “月黑杀人夜,风高放火天。” 轮到欧阳修,说: “酒粘衫袖重,花压帽檐偏。” 人们问他为何诗中没有犯罪的内容,他说: “到了这种时候,徒刑以上的罪也能犯下了!” ——宋·邢居实《拊掌录》
在人脸上打草稿
有个人叫陆东,做苏州通判官,并代理知州。有一次他判了一个人的流放罪。古时流放 的人要用刀在其脸上刺字,陆东就命令在这个犯人脸上刺上“特刺配某州牢城”的字样。 刺完之后,下属人员相互议论说:“凡是说‘特’的,都是罪没有那么重,而由于朝廷 一时的旨意才判刑的。如今这个人本来就该发配,再用‘特’字,就不符合官府行文的通例 了。” 陆东听了这话后,非常害怕,赶紧把“特刺”二字改成“准条”,并下令在犯人脸上重 新刺。此事传出之后,人们都笑他。 后来,有人向朝廷中书省和枢密院推荐陆东,说他有才能,建议提拔。参知政事石中立 听到后说: “我知道此人。不就是代理苏州知州时在人脸上打草稿的那位吗?” ——宋·魏泰《东轩笔记》
竹叶太少
宋时钱塘有位读书人作了一首《竹诗》,献给苏东坡,诗中有两句: “叶攒千口剑,茎耸万条枪。” 东坡开玩笑说:“你这竹子叶似太少。”那人未解其意,东坡笑道: “十根竹子才生一片叶,还能说叶多吗?” ——宋·范正敏《遁斋闲览》
看灯
宋时司马光在洛阳闲居。正赶上正月十五放灯。夫人想出去观灯,司马光说: “家里就点着灯,何必出去看?” 夫人说:“也顺便看看游人。”司马光说: “难道我是鬼吗?” ——宋·吕居仁《轩渠录》
酒的妙用
晋人刘伶好饮酒。有人对他说,酿酒的工具腐烂得快,以说明酒对身体有害。刘伶答道: “你难道没看见肉放在酒中保存得久吗?”
麻胡诗
毗陵有位成郎中,宋徽宗宣和年间做省官,其貌不扬,胡须很多。他娶第二个妻子的那 天晚上,岳母嫌他长相丑陋,说:“我女儿长得像菩萨,却嫁了个麻胡。”“麻胡”即指长 像丑、又多胡须的人。岳母还命成郎中就这件事作诗。成郎中便提笔大书道: 一床两好世间无,好女如何得好夫? 高卷朱帘明点烛,试教菩萨看麻胡。 ——宋·徐慥《漫笑录》
脸往哪儿搁
眉、眼、口、鼻四者,也各自有神灵。有一次,四个神灵在一起争位次。口对鼻说: “你有什么才能,位次却在我之上?”鼻答道:“我能分别香臭,然后你才能吃,所以我的 位子在你之上。” 鼻又对眼说:“你有什么才能,位置却在我之上?”眼答道:“我能观美丑,看东西, 功劳不小,所以应该在你之上。” 鼻又问:“那么,眉有何才能,也在我之上?” 眉答道: “我也不懂得与各位争执,但如果我长在眼、鼻之下,不知你一张面孔往哪里放!” ——宋·罗烨《醉翁谈录》
“三毛饭”
苏轼曾对刘贡父说:“我和弟弟在学经义对策、准备应试时,每天吃三白饭,吃得很香 甜,不相信人间会有更好吃的美味。”贡父问:“什么叫三白饭?”苏轼答道:“一撮盐, 一碟生萝卜,一碗米饭,这就是‘三白’。”刘贡父听了大笑。 过了很久,刘贡父写请帖给苏轼,请他到家里吃皛“(jiǎo)饭”。苏轼已忘记自己对 刘贡父说的话,就对别人说:“刘贡父读书多,他这‘皛饭’定是有来由的。”等他到了刘 贡父家吃饭时,发现桌上只有盐、萝卜、米饭,这才恍然大悟,知道这是贡父用“三白饭” 开的玩笑,便大吃起来。 吃完饭苏轼告辞出来,临上马时对刘贡父说:“明天到我家,我准备毳(cuì)饭款待 你。”刘贡父害怕被苏轼戏弄,但又想知道“毳饭”到底是什么,第二天便如约前往。 两人谈了很久,早过了吃饭时间,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,便问苏轼为何还不吃饭。苏 轼说:“再等一会儿。”像这样好几次,苏轼的回答老是这句话。 最后,刘贡父说:“饿得受不了啦!”苏轼才慢吞吞地说:“盐也毛(冇,音mǎo, “没有”的意思),萝卜也毛,饭也毛,岂不是‘毳’饭?” 刘贡父捧腹大笑,说:“本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报昨天的一箭之仇,但万万没想到这一 点!”苏轼这才传话摆饭,二人一直吃到傍晚,贡父才回家。 ——宋·朱弁《曲洧旧闻》
靴子多少钱
五代时冯道与和凝二人同在中书省为官。有一天,和凝问冯道:“我看你穿的靴子是新 买的,花了多少钱?” 冯道慢慢举起左脚说:“九百。” 和凝性子急,立即回头斥责自己的下属说:“我让你给我买的靴子,怎么会用了一千八 百钱?” 冯道这才慢吞吞地抬起右脚说:“这一只也九百。” ——元·无名氏《群书通要》
酒令相谑
宋神宗元丰年间,高丽国派一位僧人到宋朝来,其人很聪明,能饮酒。朝廷派杨次公接 待他。一天,两人行酒令,约好要用两个古人姓名,争一件东西。僧人说: “古人有张良,有邓禹,二人争一伞,张良说是良(凉) 伞,邓禹说是禹(雨)桑” 杨次公说:“古人有许由,有晁错,二人争一葫芦,许由说是由(油)葫芦,晁错说是 错(醋)葫芦。” ——明·潘埙《楮记室》
兄弟对句
吴中有个老头,原本出身低贱,家境贫困,靠耍蛇维持生计。他的长子沿街乞讨,次子 钓青蛙,三子唱“采莲歌”要饭。后来,这一家家境渐好,生活富裕了。 一天,老头把全家召集到一起,说:“我们家原来贫贱,如今有幸富足,还必须读书长 学问,才能使家声振兴。”于是,便请了老师到家里教三个儿子读书。过了几个月,老师时 时夸奖老头的几个儿子学业进步得快。老头便设宴请客,还请了一位有名的学者当场考验儿 子们。 学者来到后,考对对联。先试小儿子,出的题是: “纷纷柳絮飞。” 小儿子对的是: “哩哩莲花落。” 接着试第二个儿子,出句为: “红杏枝头飞粉蝶。”老二对的是: “绿杨树下钓青蛙。” 最后试老大,出句是: “九重殿下,排两班文武官员。” 老大对的是: “十字街头,叫几声衣食父母。” 老头听了,斥责道:“你们说的这些,还都是当年我耍蛇人家的事!” ——明·耿定向《权子》
青山跳出来
河南有个士大夫,请老师在家里教儿子读书。他儿子很愚笨,老师出对子说:“门前绿 水流将去。”士大夫的儿子对句为:“屋里青山跳出来。”士大夫听了很生气。 有一天,士大夫带儿子的老师一起到一个道观去拜客。观中有个道士叫彭青山,是个瘸 子,他听说士大夫来了,连忙单腿跳出门来迎接。那位老师见了,对士大夫说: “前几天令郎所谓‘屋里青山跳出来’,还真有这样的事!” 士大夫听了也大笑起来。 ——明·徐渭《谐史》
怕馒头
有个穷书生,穷得没饭吃,只好去给人家干活。有一次他跟主人上街,看到饭铺里卖馒 头,他很馋,又吃不到,便大叫一声,跌倒在地。主人吃惊地问他原因,他说:“我怕馒 头!” 主人听了说:“岂有怕馒头的道理?”回家后便在一间屋里摆了百十个馒头,将这个人 锁在里面,自己则在屋外观察动静。过了一阵,里面静悄悄的,主人很纳闷,便从壁缝向里 看。只见那人手捧了馒头,已吃了一多半了。 主人赶紧开门,问他为何敢吃,他答道:“我见了这些馒头,忽然不怕了。”主人知道 他是假装了骗馒头吃,便怒斥道: “你现在还怕什么!” 那人赶紧回答:“现在只怕两碗热茶!” ——明·李贽《山中一夕话》
“琵琶”结果
有人给一位县令送来一些枇杷,但在礼单上错写成了“琵琶”。县令笑着吟出二句诗: “枇杷”不是此“琵琶”,只恨当年识字差。 正好有位客人在座,听了县令的话,当即续出后两句: 若使琵琶能结果,满城箫管尽开花。 ——明·姚旅《露书》
怕“溘然”
北宋嘉祐治平年间,有个供奉官杜渐,喜欢与读书人同游,学些书上的文辞,却并不懂 其中的意思,只用来装点门面。他住在扬州,给亲友写信时,如果想说“这件事很重大”, 他偏要写成“兹务孔洪”。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 苏东坡有一次路过扬州,地方官苏子容接待他,杜渐也在常座中苏子容精神倦怠,打了 个瞌睡,杜渐忽然说:“相公何故溘(kè)然?”“溘然”常用来形容人突然死去,杜渐 不懂这个意思,所以闹了这个笑话。 后来,苏东坡参加一个聚会,他问主持人是谁,有人告诉他是杜供奉。苏轼说道: “今天可不敢打瞌睡,我特别怕‘溘然’!” ——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》
总姓王
唐朝沧州南皮县县丞郭务静初上任,通判官王庆来见他。 郭务静问道:“你姓什么?”王庆答道:“姓王。” 过了一会儿,王庆又来,郭务静已忘了刚才的事,便问: “你姓什么?”王庆又答:“姓王。” 郭务静惊奇了好半天,仰头看着王庆说: “怪,南皮县里的属官怎么总姓王?” ——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》
偷偷戴
唐明皇有一天坐在勤政楼上,看见下面有个锔锅碗的人,便召呼过来问道:“朕有一顶 破皇冠,你能修理吗?”锔锅匠回答说:“能。”于是拿来让他修。 修好后,明皇说:“朕要这顶旧皇冠也没什么用,就把它赏给你吧!”锔锅匠很惶恐, 不敢接受。明皇说道: “你拿回去,等夜深人静时,关上门在家一个人戴戴,也没什么妨害。” ——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》
判官租马
宋仁宗时,有个叫孙良孺的军巡判官,为人狡诈,好打扮得像个村野农夫。京城人出门 多租马骑,马主讲价时,往往先问“只走单程,还是来回都雇?”如果骑一个来回,价钱便 是单程的两倍。孙良孺因家贫没有养马,出门必租。 有一天,他要押一批死囚到法场去杀头,便出来租马,打算骑了去。马主问道:“官人 要到哪里?”孙良孺回答:“到法常”马主又问:“官人去了还回来吗?”听到的人都大笑。 ——明·郭子章《谐语》
背后无眼
有个叫陈音的官员入朝,把官帽戴反了,冠缨转向了后面。他看到同僚们冠缨下垂,低 头看看自己下巴处,看不见冠缨,大惊道:“为何我没有冠缨?”旁边一个人拽着他的冠缨 给他把帽子正了过来说: “您自有缨,只不过背后无眼看不见罢了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皇帝尚且害怕
唐朝大臣房玄龄的夫人性情嫉妒凶悍,房玄龄很怕她,一个妾也不敢娶。唐太宗让皇后 召见房夫人,告诉她现今朝廷大臣娶妾有定制,皇帝将赏给房玄龄美女。房夫人听了,坚持 不肯。皇帝让人斟了一杯酒,谎称是毒酒,用来吓唬房夫人说:“如果你再坚持不肯,那就 是违抗圣旨了,抗旨者应喝毒酒死!”房夫人听了,毫不犹豫,接过酒来,一饮而荆 唐太宗见了,叹道: “这夫人我见了尚且害怕,更何况房玄龄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都统惧内
唐朝中书令王铎,很怕老婆。当时正值黄巢兴兵造反,已接近京城,朝廷让王铎做都统 官带兵镇守诸宫,出京时他只带了姬妾随行,把夫人留在了京城。 有一天,部下忽然来报:“夫人离开京城前来,已在半路上了。”王铎闻报,十分惊 恐,对属下说:“黄巢兵渐渐向南逼来,夫人又气冲冲自北方赶来,旦夕之间,就要到达, 这可怎么办?”幕僚开玩笑说: “不如投降黄巢吧。” 王铎听了也大笑起来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免得拆了伴
苏轼到邻人家相聚饮酒,盘中有四个黄雀。一个人接连吃了三个,只剩下一个向苏轼推 让。苏轼笑道: “您再吃了吧,免得黄雀拆了伴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吊丧的玩笑
有个年轻人父亲死了,他却并不悲哀。有个叫杨南峰的便特制了一个宽大的帽子戴了前 去吊丧。下拜时,帽子脱落下来,滚到了座椅下面,杨南峰便把头伸进去,穿进帽中,再起 来,引得年轻人在帘帷中哄然大笑。这个年轻人便蒙上了不孝的名声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大姨小姨
薛简肃公有三个女儿,大女儿嫁给欧阳修,二女儿嫁给王拱辰。后来欧阳修丧妻,续娶 了薛公的第三个女儿,所以王拱辰与他开玩笑说:“旧女婿为新女婿,大姨夫作小姨夫。” 正赶上刘原父晚年再娶,欧阳修用汉代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得配仙女的传说,作诗调侃 刘原父说: 仙家千载一何长,浮世空惊日月忙。 洞里桃花莫相笑,刘郎今日老刘郎。 刘原父听了不高兴,便寻机报复欧阳修。一天,刘原父、王拱辰、欧阳修三人相会,原 父说: “从前有个老学究教小孩念书,朗诵《毛诗》到‘委蛇委蛇’这一句时,告诉小学生: ‘这个蛇字要读作姨,切记。’第二天,小学生在路上看乞儿耍蛇,很晚才到学校,学究便 责问道:‘你为什么来晚了?’小学生说:‘刚才在路上,碰到有人弄姨(蛇),我便与众 人观看。只见他先弄大姨(蛇),又弄小姨(蛇),所以耽误了上学。’” 欧阳修听了,不禁放声大笑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供奉真武
南宋奸相贾似道设宴请客,厨师做了鳖,一个客人不吃,还说:“我供奉北方之神真武 君,此鳖很像真武君案下的龟,所以不吃。” 席桌盘中还有甘蔗,另一个客人也说不吃。贾似道问他为什么,他说: “我也供奉真武君,甘蔗不像真武前面的旗竿吗?” 人们听了,哄堂大笑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直呼其名
有位官员叫宗如周,一个人来向他告状,不知道官名叫“如周”,误以为此官曾在如州 任职,便说:“我有冤屈的事,来报告如州官。”宗如周问:“你是什么人,竟敢对我直呼 其名?” 那人很惶恐,忙谢罪说: “只说是如州官作如州,不知道如州官名如周,早知如州官名如州,不敢唤如州官作如 周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猜谜
吴门人张幼于,有文才,好开玩笑。一天张幼于与人相聚饮酒,正好来了几个闯席的朋 友,幼于便假装关了门,写了一条谜语贴在门上,对外面的人说:“猜中了,才允许进 门。”谜语说:“老不老,小不小;羞不羞,好不好。”众人都猜不中。有个叫王百谷的猜 道: “太公八十遇文王,老不老;甘罗十二为丞相,小不小; 闭了门儿独自吞,羞不羞;开了门儿大家吃,好不好?” 张幼于听了大笑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东门王皮
青州东门皮匠王芬,家境逐渐富裕后,放弃了旧业,邻里们商量要赠他一个尊号。王芬 听说后很高兴,摆了宴席,设了舞乐助兴,让大家给自己起个号。有个狡黠的年轻人说: “叫‘兰玻’行吗?”众人问有什么含义,年轻人说:“他本名叫‘芬’,而兰花多芬芳之 气,所以叫兰玻,与名字相符合。” 王芬听了大喜,重重酬谢了这个年轻人。众人也没觉出有什么别的含义。后来慢慢思索 “兰(繁体为蘭)玻”二字,才悟到可以拆成“东门王皮”。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彭祖脸长
彭祖是上古传说中长寿的人,据说他活了八百多岁。有一次,汉武帝对群臣说:“相面 的书上说:‘鼻下人中长一寸,能活百岁。’”东方朔忽然大笑。朝廷官员请求惩治他不敬 之罪,东方朔摘下帽子辩解说:“臣不敢笑陛下,我是笑彭祖的脸长。”武帝问他什么缘 故,他答道: “彭祖年纪有八百岁,如果按陛下说的估算,他的人中要有八寸长,那他的脸就该有一 丈多长了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公猴
明英宗天顺初年,杨士奇、杨溥、杨荣三人均以大学士辅政,人称“三杨”。当时有个 名妓叫齐雅秀,性情极为乖巧聪慧。有人问她:“你能使三位阁老笑吗?”齐雅秀答道: “我一进门就能让他们笑。” 一天,齐雅秀真的被召唤进见三杨,三杨问她为何来迟,她说:“在家看《列女 传》。”三杨听了,果然大笑。于是同她开玩笑说: “我们以为你是齐雅秀,却原来是脐下臭。” 齐雅秀应声答道: “我以为三位老爹是武职,却原来都是文(闻)官。” 三杨道:“这母狗无礼!” 齐雅秀又答道: “我是母狗,三位老爹是公侯(公猴)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兼畏夫人
王文穆公的夫人嫉妒心强,又很凶悍。文穆虽然荣华富贵,却不敢娶一个妾。他府中后 园有堂,名“三畏堂”,可能是取儒家说的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圣人之言的意思。有一次杨 文公与他开玩笑说:“可以改成四畏堂。”王文穆公问取何意,杨文公说: “兼畏夫人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雅谑》
摆阔气
有一位穷读书人,平日总在人前强装出阔气样子,最怕别人说他穷。 有一次,一个小偷夜里进了他家,见家中空空如也,什么东西也没偷到,便骂着走了。 这读书人忙摸出床头几个铜钱追上去送给小偷,并嘱咐说: “君此次来,我虽然怠慢之极,但在人前,还万望为我美言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一概明天
有个人欠了好多情,怕人来讨,只好东躲西藏。一次,他偶然有事要出门,怕债主们看 见,便戴了个大斗笠。谁知还是被一个债主认出来了。债主弹着斗笠问:“欠的钱什么时候 还?”那人只好推托说:“明天。”过了一会儿,忽然下起大雨,斗笠被雨点打得“啪啪” 直响。那人很慌张,说: “一概明天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别人扛去
有人欠别人债,屡讨不还。债主生气了,命仆人埋伏在半路,把欠债人捉住扛回家。扛 到半路,仆人累了,放下欠债人歇息,那人却催促道: “快走吧,停在这里,若又被别人家扛去,可不关我的事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自咬耳朵
有个人到官府告状,说被人咬去了耳朵。被告辩解说:“那是他自己咬的,与小人无 关。”一个小吏站在官座后面,听了被告的话后,用手扯住自己的耳朵,团团转圈。官回头 看见了,喝道: “这是什么规矩?”小吏报告说: “小的在这里试试案情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拿屁
有个官正升堂,下面站的人放了个屁。官问道:“什么响?给我拿下!”衙役报告说: “这东西拿不祝”官喝道:“定是你受贿,一定要拿来!”衙役只好用纸包了一个屎块回去 报告: “正犯已逃走,拿得家属在此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面黑心黑
东汉末年,有个相面的来访刘备,刘备让他给自己相面。相面的人说:“你的相貌很 好,面白,心也白。”又让他相关公,相面人说:“此人相貌也好,面红,心也红。” 刘备听了,急忙握住张飞的手说: “三弟有点不好,还是别相吧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不宜动土
有个人酷信风水,凡事都要先问阴阳家是吉是凶。一天,他坐在墙下,墙忽然倒了,他 被压在墙下,忙喊救命。家人跑过来说: “你且忍一忍,待我去问问阴阳先生,今天可不可以动土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巫人
有个巫人正装神弄鬼,自称天神附体,披头散发,胡说八道。正好有官员从旁边经过, 见状大怒,命令把巫人抓来,问他是什么人。巫人连忙下跪叩头说: “小的是金元七总管下凡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划到他名下
有个读书人游佛寺,到西房,僧人对他怠慢。他很生气,出来后来到东房,见东房里有 位僧人正在诵经,便问道:“你在替谁家忏悔?”僧人答道:“闲时先诵下,等有施主来布 施时,就划到他名下去。” 读书人听了便敲击僧人的头,僧人辩道:“小僧有什么罪?”读书人说: “适才西房秃贼可恶,我打这几下,你可以划在他名下。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败家当
有个徽州人,很吝啬。他客居苏州,制了些盐豆子放在瓶里,用筷子取,每顿饭限制自 己,只吃数粒。有人告诉他说:“你儿子在某处大吃大喝。”徽州客大怒,从瓶中倒了一棒 豆子,全塞进口中,边嚼边嚷道: “我也败些家当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不折本
有人拉朋友加入某会盟,朋友执意不肯,那人坚持,朋友便说:“若要我入会,除非你 给我下跪。”那人便下跪,朋友同意了。旁观者讥笑说:“你不就为收几个会银吗?而且将 来总要还他,何必如此自屈?” 下跪的人答道: “我虽然下了跪,但并不折本,将来他讨还会钱时,给我下跪的时候多着呢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酒煮白滚汤
有人用极清淡的水酒待客,客人尝了,对主人家的烹调术大加赞誉。主人说:“菜还未 上,您怎么就知道?”客人回答: “别的不论,只这一味酒煮白滚汤,就很好吃了!” ——明·浮白斋主人《笑林》
白云上府堂
有个金华人,惯于游食四方,以卖诗文为名,实际上是巴结达官贵人,想谋取一官半 职。他还有一枚私章,上面刻有“芙蓉山顶,一片白云”八个字,可见其自许清高。但有知 情人嘲笑他说: “这片白云每天都飞到官府中去。” ——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
三笑事
嘉靖年间,杭州有个接生婆——古人称为“稳婆”,去给人接生,反倒在产妇家生下了 自己的孩子。而医生出诊,也有犯急症死在病人家里的。又有个仓官代理巡捕,专管捕捉盗 贼,反被强盗劫掠,因为害怕,对强盗口称“爷爷”。有好事者作了一首诗说这三件事: 稳婆生子收生处,医士医人死病家。 更有一般堪笑者,捕官被盗叫爷爷。 ——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
荒年诗
嘉靖年间,天下闹灾荒,浙江一带物价飞涨,米价涨到一石一两五钱。又加上时疫流 行,死尸遍野。有人在除夕夜作了两首诗以记之。其一曰: 年去年来来去忙,不饮千觞饮百觞。 今年若还要酒吃,除却酒边酉字旁。 第二首说: 年去年来来去忙,不杀鹅时也杀羊。 今年若还要鹅吃,除却鹅边鸟字旁。 ——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
一半未出痘
嘉兴有一老汉,平时自称清客,在门上贴一幅对联: 心中无半点事, 眼前有十二孙。 他的邻居讥笑他,把这幅对联续成: 心中无半点事,两年不曾交粮; 眼前有十二孙,一半未经出痘。 ——明·江盈科《雪涛谐史》
淡话
广西全州有位姓王的武官,善说笑话。每当与同僚聚会,大家都让他讲笑话,然后故意 反驳,想让他再讲一个。所以,他每讲完话,众人便说:“这话淡。”意思是说讲得没有趣 味。 这位王某看出众人故意反驳自己,便接着讲道: “今天早晨,城门口有个挑粪的,不小心失足跌倒,粪洒了一地。” 众人又说:“这也淡。”王某反问道: “各位又不曾尝过,怎知道淡?” ——明·江盈科《雪涛谐史》
如此谦恭
一个人的父亲是酒糟鼻,有人问他:“令尊大人鼻子是红色,对不对?” 那人答道:“不敢,只是粉红色。” 问的人称赞道: “近来流行浅色,粉红色的更好!” ——明·江盈科《雪涛谐史》
请来的
一只老雕要哺育幼雏,苦于找不到食物。一天,它抓到一只猫,就放在巢中,想作为食 物养小雏。但猫却立刻把小雕雏一个一个全吃光了。老雕大怒,猫却说: “你别生气我吃,我是你请来的!” ——明·江盈科《雪涛谐史》
“汗淋”学士
古代朝廷有翰林院,设翰林学士官。有个叫王平甫的翰林学士,身材高大肥胖,盛夏到 官署,下马后,流汗湿衣。同僚刘贡父见了说: “君真是所谓‘汗淋’学士。” ——明·钟惺《谐丛》
饿鬼
古时学馆中于每年阴历二月、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,称为丁祭,祭过之后学生们可 分食祭品。滁州侍郎刘清早年在州为学生,出语滑稽。当他看到丁祭后学生们争祭物的场面 时,作了一篇文章来取笑: “天将晓,祭祀了。只听得两廊下闹吵吵。争胙肉的你精我肥,争馒头的你大我校颜渊 德行人,见了微微笑。子路好勇者,见了心焦躁。夫子喟然叹曰:‘我也曾在陈绝粮,不曾 见这伙饿莩(piǎo)。’” ——明·钟惺《谐丛》
大八字
一个叫王元美的人应邀去作客。座中有个会算命的人,众人都与他谈论命运。王元美却 说: “我自己就懂大八字,不用你算。” 问他什么是大八字,他答道: “我和人人都是要死的。” ——明·钟惺《谐丛》
单衣更冷
一个读书人很穷,冬天只穿夹袄。有人问他:“如此严寒,为何穿夹衣?”他回答说: “穿单衣更冷。” ——明·赵南星《笑赞》
尽孝
一个人事奉继母,很想赢得孝名。他问一位学究:“古人事奉继母谁最孝?”学究回答 说:“闵子骞最孝,他冬天穿芦花衣,把棉衣让给继母的儿子。”于是此人便穿芦花衣。他 又问:“还有什么人最孝?”学究又说:“还有个王祥,他继母冬天想吃鲜鱼,他便卧在冰 上为母亲取鱼。”此人听了后说: “这个孝道难行。”学究问什么原因,他回答道: “王祥的衣服大概还厚些。” ——明·赵南星《笑赞》
大话谜
有人破谜说:“上拄天,下拄地,塞得乾坤不透气。”问别人是什么东西。被问者说: “我也有个东西:头朝西,尾朝东,塞得乾坤不透风。”反问破谜者是什么。破谜者说: “不知道。”被问者解说道: “就是你那个,我放倒了。” ——明·赵南星《笑赞》
先学游泳
一个医生给人治病,却把人治死了。病家大怒,把医生捆起来,扣在家里。医生趁夜晚 自己弄开了绳子,跳进河中,才脱身逃回家。到家后,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读医书,便说道: “我儿读书尚可缓些,还是先学游泳要紧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愿挨脚踢
有个打柴的挑着柴禾,不小心误撞了一个医生。医生大怒,挥拳就打。打柴的忙跪下求 道:“我宁肯挨你脚踢!” 旁边的人很惊讶,询问原因。打柴的说: “我听说经了此人之手,定然活不了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另一个
有个医生医死了人家的婴儿,只好答应把死婴放进袖中带回家好好殡殓埋葬。婴儿的家 人怕被医生骗了,命仆人尾随在医生后面。只见医生路过一座桥上,看看前后无人,急忙把 死婴取出,扔进河里。仆人在暗处看见了,冲上前去,大怒道:“为何抛了我家小公子!” 医生忙辩道:“没有!”说着举起左袖说: “你家的在这儿呢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诊僧病
有人请了个僧人到家作客,夜晚留他在书房里住宿。正赶上僧人病了,主人便请医生来 诊看。医生见房中摆设豪华,以为生病的是这家夫人,便隔了帐子诊过脉,说是月经不调以 及胎前产后诸症。僧人听了,揭开帐子看着医生笑起来。医生对僧人说: “小公子,不要笑,你母亲的病厉害着呢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起死回生
一个医生医术不好,很少有人找他看玻一天,忽然有个来买药的,他开箱取药,发现里 面生了蛀虫,买药的见了问:“这是什么?”医生答道:“僵蚕,可入药。”买药人又问: “僵蚕怎么会是活的?”医生说: “它吃了我的药而已。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门客
有人夸某高士善待门客,他家比起战国时期齐相孟尝君门客三千的盛况毫不逊色。别人 听说后,很敬佩这个高士,便前去拜访,却见他门下静悄悄的,没有一个人影。拜访的人便 打听门客们在哪里,邻居说道: “这个时候都回家吃饭去了。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还气球
有个人脖子上悬着个大瘤子。一天晚上,为了乘凉,他睡在神庙里。神问:“这是个什 么人?”左右答道:“大概是踢气球的。” 神便命左右把气球取来。这人醒来后发现没有了瘤子,非常高兴地回家去了。 第二天,另一个长瘤子的人听说了这件事,也到庙里去睡。神又问他是什么人,左右仍 像前一天一样回答。神吩咐道: “可以把昨天那个气球还给他。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“譬”字酒令
众客人饮酒,要行酒令。约好每人说《四书》上的一句话,开头要带“譬”字,说不出 的罚一大杯。第一个人说“譬如为山”,第二人说“譬如行远必自迩”,后面的则说“臂之 宫墙”等句。轮到最后一个人,没什么可说,只好说“能近譬远”。众人嚷道:“不合规 矩,该罚!为何把譬字说在下面?” 那人答道: “屁本来就该在下面,诸兄都倒着从上面出来了,反倒来罚我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周文王像油饼
一个人行酒令说:“春雨如膏”。有个人不懂“膏”的意思,以为是“糕”,便说: “夏雨如馒头。” 又有个人把“夏雨”误解成“夏禹”,便说: “周文王像油饼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笑府》
买猪千口
有个县官写字潦草。有一次他想设宴请客,批票交给衙役去买猪舌,古人竖行写字, “舌”字写得太长,衙役错认成买猪“千口”,结果遍乡寻找,只买到五百口。只好回去哀 求县令,请求减半。 县官笑道:“我令你买猪舌,怎么能认成买猪千口。” 衙役说道: “以后若要买鵞(“鹅”的异体字),求老爷千万写短点,别写成买‘我鸟’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广笑府》
大眼鱼
主人用鱼待客,把大鱼留下自己吃,做小鱼端出来给客人吃,却误将大鱼眼珠弄到小鱼 盘里。客人发现后,开玩笑说: “我想求你这个鱼种,回去在池里养。” 主人自谦道:“这是小鱼,没什么可贵。” 客人道: “鱼虽小,却难得这双大眼睛。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广笑府》
李胡子也是人
三个人一起行酒令,约好要从“相”字起,“人”字止。第一个人说:“相识满天下, 知心能几人。”第二个人说:“相逢不饮空回去,洞口桃花也笑人。”第三个人说:“襄阳 有个李胡子。”其余二人责问道:“约好了结尾要说‘人’,你为何说李胡子?” 那人答道: “李胡子难道不是人?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广笑府》
不用大镜
有个人家藏一面古镜,自称能照二百里,要把它献给吕文穆公。吕公说: “我的脸还不及一个碟子大,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?”拒绝未要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砚台呵水
有人送给孙之翰一方砚台,自称值三十千银子,并说: “这块砚台,只要向上一呵气,它就自然流水。” 孙之翰说: “一天呵一担水,只值三文钱,何须如此重价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海内名士
黄冈人王廷陈,字稚钦,年轻时就有出奇的才能,却喜欢在街上与小孩子追逐游戏。每 当他父母要揍他时,他便大喊: “大人为何虐待海内名士?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画风筝
郭忠恕善画,但若有人向他求画,他常常不给画,只有兴致来了,才自己动笔。他住在 岐下时,有个富家子喜欢他的画,便每天用好酒招待他,待他特别好,这样过了好久,才说 出求画的意思,并给他一匹素绢,本想素绢大了,画幅就大。谁知郭忠恕给他画了一个小 童,牵着线放风筝,风筝线拉了几丈长,把素绢全填满了。富家子大怒,当即与郭忠恕断绝 了交往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只求对仗
有个推官叫关懈,其貌不扬。有一次,他路过南徐,住在客店里,看到一个穿红衣的官 员坐在那里,神情傲慢。关懈上前作揖,询问对方姓名,那人说道:“太子洗马高乘鱼。” 过了一会儿,高乘鱼问关懈,关懈答道:“我是‘皇后骑牛低钓鳖’。”高乘鱼骇然问道: “这是什么官职?”关懈笑道: “我只是想和你的话对仗贴切而已。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不信术士
有个游方术士,自称能修炼金银。他去找唐六如,大肆吹嘘修炼成仙之妙。唐六如问: “既然有如此妙术,您为何不自己修炼,却要找鄙人?” 术士答道:“只恨我福分太浅!我见的人多了,论仙风道骨,没有人能比上您!” 唐六如笑道: “那么我只出仙福,有间空房在此城,很僻静,您在那里为我修炼,炼成后咱们平半 分。” 那术士听了这话还不死心。一天,他登门找唐六如,拿出一把扇子,要求在上面题诗。 唐六如大书道: 破布衫巾破布裙,逢人便说会烧银; 如何不自烧些用,担水河头卖与人?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潭概》
淡酒词
云间一带酒淡,有人戏作《行香子》词说: “浙右华亭,物价廉平,一道会买个三升。打开瓶后,滑辣约光馨。教君霎时饮,霎时 醉,霎时醒。听得渊明,说与刘伶:‘这一瓶约莫三斤。君还不信,把秤来秤,有一斤酒, 一斤水,一斤瓶。’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姓名相谑
贾黄中与卢多逊同在朝廷为官。一天,京中有蝗虫,卢多逊笑着对贾黄中说:“我听说 那都是‘假蝗虫’(中)。”贾黄中应声答道:“我也听说庄稼没有损失,只是‘芦多损’ (逊)罢了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愁不纳税
长洲孝廉陆世明,参加科举考试,没考中,回乡途中路过临清钞关,守关的错把他当成 商人,要他交税。陆世明便写了一首诗交给他: 献策金门苦未收,归心日夜水东流。 扁舟载得愁千斛,闻说君王不税愁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禽兽相争
有家大户人家养鹤,给鹤戴上牌子作为标记。有一次一只鹤被百姓家养的狗咬死了,鹤 主便告到官府,要求捉狗的主人抵罪。官批道: “鹤虽戴牌,犬不识字;禽兽相争,何与人事?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饮酒相谑
明英宗正统年间,有位侍郎和一位巡按都御史一同饮酒。忽然有条狗跑来,绕着桌子走 来走去。左右侍卫要把狗赶跑,侍郎说: “别赶,它在这里巡案(按)。” 都御史接过话头说: “你看他是狗也是狼(侍郎)。” 还有一次,都宪官似钟和通政官强珍在南都饮酒。强珍手执酒壶劝似钟说: “你要饮四盅(似钟)。” 似钟答道: “你不要强斟(珍)!”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掏耳朵
古时给人理发的人称篦工,兼管掏耳朵。一个篦工给人掏耳朵时,下手太重,被掏的人 很疼,便将头向一边躲,篦工却随着又凑过来。被掏的人便问:“那边的耳朵掏不掏?”篦 工回答说:“要先掏完这边这一只,再掏那一只。” 被掏的人说道: “我还以为直接从这边通过去呢!” ——明·醉月子《精选雅笑》
防蚊妙法
有人被夏日蚊虫所苦,朋友告诉他说:“用麻布两层做成夹被盖,就可防蚊。”那人问 为什么,朋友说: “等它来叮时,把上边一层麻布向边上一扯,扯歪蚊子的嘴。伤筋动骨,要一百二十天 休养,等它嘴好起来时,天气也凉了。” ——明·醉月子《精选雅笑》
不敢空扰
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。有一天,他们打面饼吃。二人商量好,这次打饼,不告 诉寺中的佛印和尚。过了一会儿,饼熟了,两人算过数目,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,殷勤 下拜,祷告一番。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,趁二人下跪祷告时,伸手偷了两块饼。苏轼 拜完之后,起身一看,少了两块饼,便又跪下祷告说:“观音菩萨如此神通,吃了两块饼, 为何不出来见面?” 佛印在帐中答道: “我如果有面,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,岂敢空来打扰?” ——明·无名氏《华筵趣乐谈笑酒令》
贪酒
从前观音菩萨告诫吕洞宾说:“当初,你三次醉倒在岳阳楼,这是好酒;私自度何仙 姑,这是好色;在鼎州卖墨,这是贪财;飞剑斩黄龙,这是尚气。现在既然成了仙,为何不 戒除酒色财气?” 吕洞宾便攻击观音说:“你既然不好酒,为何旁边有净瓶?你既然不好色,养这童男童 女干什么?你既然不贪财,为何要全身金妆?你既然不尚气,为何降伏大鹏?” 观音被抢白得无奈,便将茶盏、净瓶朝吕洞宾打来。洞宾笑道: “就你这一瓶两盏,也打不倒我!” ——明·无名氏《华筵趣乐谈笑酒令》
瓶饮也行
从前,有个人嘴馋贪杯。他在京城经商时,遇到一个过去的熟人。这熟人并无心请他回 家吃饭,只在路上说话。贪酒的人见状便说:“我该到贵寓去拜望一下,口渴心烦,或茶或 酒,可借一杯止渴。” 熟人说:“我家离得很远,不敢烦劳您光临。”贪酒人说: “谅也不过只有二三十里,不远。” 熟人说:“我家地方狭窄,怕是不方便。” 贪酒人说:“只要能张得开口就行。” 熟人又说:“我家器皿不全,没有杯子。” 贪酒人马上说道: “凭咱们二人的交情,用瓶子饮就行。” ——明·无名氏《华筵趣乐谈笑酒令》
嘲不识羞
从前一个读书人作诗说:“风吹柳线千条绿,日照桃花万点红。”旁边一个人说:“这 诗的意境不好,我给你修改一下才好。”作诗人说:“你若能修,就请自己作一首。”修改 的人说: “作者不修(羞),修(羞)者不作。” ——明·无名氏《华筵趣乐谈笑酒令》
三句半
有位读书人名叫西坡,善作十七字诗。有一年大旱,太守正在带领一些僚属百姓举行仪 式求雨,西坡作诗道: 太守祈雨泽,万民多感德。 昨夜推窗看,见月! 太守听了大怒,让他作诗自嘲。他便把自己和苏东坡相联系,脱口答道: 古人号东坡,今人号西坡。 若将两人比,差多。 后来,太守将他发配到云阳。临行之前,他舅舅来送行。 他舅舅瞎了一只眼睛。于是西坡又作诗说: 发配到云阳,见舅如见娘。 两人齐下泪,三行。 到了云阳之后,当地的长官挺喜欢他的诗,就让他试作一首,他又脱口而出: 环佩响丁当,夫人出后堂。 金莲三寸小,横量。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骂狗
一个小叫花子腿已生疮腐烂,卧在街上休息。一只狗跑来舔他的腿。叫花子骂道: “畜牲这样急,早晚是你的食,忙什么?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抽头钱
有人好赌,家产输光了,只好上吊。忽然见一个吊死鬼在梁上叫:“快拿头来!”这人 说道: “亏你开得了口!我输到这个地步了,还要问我抽头!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打得好
有个女人与和尚私通,被丈夫察觉了。有一天,丈夫因别的事打了妻子,和尚正好从他 门口过,便进来劝解,丈夫便连和尚一起揍了一顿。 和尚挨了打,便向官府告状。官不受理,只在状子上写道: “并州剪子扬州绦,苏州鞋子云南刀。” 和尚不解其意,去问一个秀才。秀才看了告诉他:“这是说‘打得好,打得好’。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乌龟老爹
有个老头,很讨厌有人在他家屋外墙角处撒尿,便在墙上画了一个乌龟,并写道:“撒 尿者此物也。”有个人没看见,又在那里撒尿,恰好被老头撞见。老头指着墙上骂道:“你 眼睛不瞎,也不看看!”撒尿的人慌忙答道: “我没看见老爹在这里!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偷来的碗
一家请客,桌上摆的多是骨头,肉却少见。客人问道: “府上的碗莫非是偷来的?”主人惊问缘故,客人说: “我曾听见邻居家骂:谁偷我的碗拿去盛骨头!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在里面吃
客人在外面坐,到了吃饭的时间还不走。主人便潜入里屋吃饭。客人在外面大声说: “好一座客厅,可惜许多梁柱都被虫蛀坏了!” 主人听了忙出来问:“在哪里?”客人说: “他在里面吃,外面怎能知道?” ——清·陈皋谟《笑倒》
杀得向上些
一个死刑犯临斩首时,对刽子手说:“杀只管随你杀,只是求你杀在脖子略向上些。” 刽子手问什么缘故,死囚答道:“我脖子上正长了一个疖子,若杀在疖子上,岂不更疼?” ——清·石成金《笑得好》
说官歇后语
一个官很恼闷,旁边的衙役看见了,向同伴作歇后语说:“这个遢头判儿狗头狗呢!” 他在“判”后隐一“官”字,第二个“狗”后隐一“脑”字,与“恼”谐音,所以暗示了 “官恼”二字。没想到官听出来了,大怒,喝道: “你为何不说‘吏部天儿珍珠玛’呢?” ——清·石成金《笑得好》
忘记端午
一位教书先生,过端午节时,没收到主人家的节礼,于是问学生:“你父亲为什么不送 节礼?”学生回家问父亲。父亲说:“你告诉先生,就说父亲忘了。” 学生照父亲说的回复了先生。先生说:“我出一个对子让你对,若对得不好,定要打 你。”接着出对说:“汉有三杰,张良、韩信、尉迟恭。” 学生对不上来,怕打,便哭着回去告诉父亲。父亲说:“你去对先生说,这个对子出错 了,尉迟恭是唐朝人,不是汉朝人。”学生回去报告了先生。先生反问道: “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,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了?” ——清·石成金《笑得好》
僧酒难禁
有个寺里的僧人好喝酒,师父多次斥责惩罚,贪酒的僧人很怨恨,便聚到一起,把脸涂 黑,手持木棒,直逼师父座下说: “我们都是济颠的化身,除了贪、嗔、痴三者之外,我们无所忌讳,吃点酒肉有什么妨 害?”说着,举棒就打。师父吓得伏地请罪,从此便不禁酒肉。 当地官府听说了此事后,把寺僧们的师父抓来,要责罚他。师父说道: “甘愿受老爷惩罚,也不敢违背活佛的教令!” ——清·黄图珌《看山阁闲笔》
可笑的答卷
明代以后,科举考试一般从《四书》中出题目。比如《论语》载孔子说自己“三十而 立”,是说三十岁时就能在社会上立足。有一次考试就以“三十而立”为题目,一个考生开 头说: “圣人两个十五之年,虽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。”《论语》上还说:“子之燕居,申 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”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时是很和舒很闲适的样子。有人以这几句为题 作文,开头写道: “记圣人之鸟宿,甲出头而天歪头者也。” ——清·方飞鸿《广谈助》
硬起来
古时死了人,家属以金纸、银纸做成锭银,焚化给死者,叫做“金银锭”。有个穷小子 手提一串金银锭赶路。他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串纸银锭叹道: “你若能硬起来,对我就有用处了!” 银锭笑道: “我怎么能硬?不如你硬起来凑合我罢!” ——清·方飞鸿《广谈助》
搭题笑柄
清代科场上喜欢出些东拼西凑的试题,把经书中毫不相关的两句话凑在一起,目的在于 防止考生抄袭现成的文章。其写法着意于文章格式,而对经书原文阐发的古贤人的本意就弃 而不顾了。明代就有这样的考法,有一次出题为“杖叩其胚阙党童子”。“杖叩其胫”出自 《论语·宪问》,说孔子用拐杖敲打老朋友原壤的小腿。“阙党童子”也出自这一章,但在 另外一段中,说阙里有一位童子来给孔子传信。由于这两句话意思不相连,有的考生在过渡 一段中写道: “孔子一拐杖打下去,原壤痛不可忍;第二拐杖打下去,原壤仆地而倒;第三拐杖打下 去,原壤一命呜呼。三魂渺渺,七魄悠悠,忽然一阵清风,化为阙党童子。” 又有人写以“王如好色……有托其妻子于其友”一段为题的文章。这题目是《孟子·梁 惠王》中两段意思不相干的话。前一段原意大概是说:大王如果喜欢美貌女子,那么应把这 种喜爱之心推广到百姓身上,使天下适龄男女及时婚嫁,这就成了好事。下面一段是说:如 果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人自己要到楚国游玩,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管,回来时妻子儿女 在挨饿受冻,那么对这样的朋友就不该再信任。这两段话意思也不相连,于是有人做这个题 目时先写道: “大王喜爱美貌的女子,不和群臣一同享用,却和老百姓一同享用,这是因为群臣各自 都有妻子。” 又承接上文写道: “大王的臣子要到楚国游玩,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国王,却把她们托付给朋友,这是因 为,他知道国王好色。” ——清·张培仁《妙香室丛话》
酒令相戏
明朝万历年间,袁宏道做江苏吴县县令时,江西有一位孝廉来拜访他。这位孝廉的弟弟 当时在朝中做员外郎,和袁宏道是同一年中的进士。于是,袁宏道就在船上摆酒宴招待他, 并请了长邑县令江菉罗来作陪,准备喝完酒一同去游山。 船开时,席上的宾主已经喝到很痛快的时候了。客人请主人行一酒令,袁宏道看见船头 放了一个水桶,便说:“我这个酒令必须说一件器物,中间要包含一个亲属的称谓和一个官 职的名称。” 于是他先指着水桶说: “这个水桶,不是水桶,是木员外的箍箍(哥哥)。”这是暗示孝廉是员外郎的哥哥。 那孝廉听后,看到船夫手中拿着帚,便接口说道:“这个扫帚,不是扫帚,是竹编修的 扫扫(嫂嫂)。”当时袁宏道的哥哥袁宗道、弟弟袁中道都在朝廷任编修官。 长邑县令江菉罗正在苦苦思求,忽然看到岸上有人在扎稻草把,便说:“这些稻草,不 是稻草,是柴把总的束束(叔叔)。”他大概知道那位孝廉本是军人出身,有个侄子当时在 军队当武官。于是三人相视大笑。 ——清·张培仁《妙香室丛话》
歪讲古诗
有些人讲解古诗,吹毛求疵,虽然刻薄轻率,有时也颇有趣味。 例如“尽日觅不得,有时还自来”,是贯休写自己创作诗句时的体会,题目就是《觅 句》,有人却说这是写丢东西。 罗隐《咏牡丹》诗描写牡丹花:“若教解语能倾国,任是无情也动人。”有人说这是题 美人画的诗。 曹唐《汉武帝宴西王母》诗有“树底有天春寂寂,人间无路夜茫茫”的句子,有人说这 是在描写鬼。 杨蟠《咏金山寺》诗说:“天末楼台横北固,夜深灯灭见扬州。”有人说这是描写买卖 人在量地界。 “每日更忙须一到,夜深还是点灯来。”这是陈师孟描写自己所建草堂的诗句,有人却 说这是写上厕所的诗。 有人咏梅花时,写下了“三尺短墙唯有月,一湾流水寂无人”的句子,意境还算清幽。 有个轻薄的年轻人看了却笑道:“这是一幅小偷行窃图!” ——清·张培仁《妙香室丛话》
商量杀人
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,人称杜少陵。宋朝乾道年间,司业林谦之与正字彭仲举 一起游天竺山。二人小饮时谈论起诗,说到杜甫诗的妙处,两人已醉,叹道:“杜少陵可 杀!” “可杀”是表达赞美之极的用语。而隔壁有个没读过书的俗子听到了这些话,出去告诉 别人说: “有一件怪事,林司业和彭正字在天竺商量杀人!”有人问:“他们要杀谁?”那人答 道:“杜少陵,不知是哪里人。” 听到这话的人几乎笑掉大牙。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前面也下雨
有人下雨天里在街上慢慢走。有人问他为何不快点,他答道:“前面也下雨。”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熊掌当小菜
《孟子》一书记载孟子的话说:鱼是我所想要的,熊掌也是我想要的,如果不能二者兼 得,则舍鱼而取熊掌;生命是我想要的,道义也是我想要的,如果二者不能兼得,则应舍生 而取义。古时有个教书先生就以这段话中的“熊掌亦我所欲也”为题让学生作文。 一个学生写道:“早晨作饭,是此熊掌;晚上作饭,是此熊掌。”先生看了笑道: “连老夫都没得到熊掌尝个鲜,你却当作小菜吃!”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还磕头
华亭县的知县许治,以廉明著称,当地百姓对他评价不错。 有一次,有个武生扭了个乡下人来告状。许县令平素了解这个武生,知道他有时仗势欺 人,便问他是什么事。武生道:“我走在街上,他挑粪,弄脏了我的衣服。”那个乡下人哀 求得很可怜。 许县令便对乡下人说:“你愿意受罚吗?可以向这位相公磕头一百下!”于是让武生面 向南坐了上座,让乡下人跪在下面磕头,又派一个衙役计数。 磕到七十几下时,许治忽然喊道:“停!我办事胡涂,忘了问这位相公是文生还是武 生?”那人回答说是武生。许县令说: “那么我错了。文生才值磕头一百,如果是武生,只须五十下。刚才磕了七十几下了, 你应该还他二十下。” 于是又让乡下人向南坐上座,让武生在下面磕头。武生不肯,许治便命两个衙役从两边 按他的头,磕了二十下了事。 武生只好气呼呼地去了。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“不白”之冤
有位陈句山先生,年过花甲,但胡须头发还是全黑的。裘文达便与他开玩笑说: “若按年龄而论,您的胡须可以说是抱了‘不白’之冤。”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卖盐官
海丰人张穆庵任都转官,管理盐的买卖运输事宜。一天他外出,有个老妇拦住车子,控 诉丈夫娶小老婆的事。张穆庵笑道: “我是卖盐官,不管人间吃醋的事。”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嘲八股文
明清科举考试用八股文,当时又称时文。吴江人徐灵胎作了一篇讥刺八股文的《道情》: “读书人,最不济,烂时文,烂如泥。国家本为求才计,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。三句承 题,两句破题,摆尾摆头,便道是圣门高弟。可知道《三通》、《四史》是何等文章?汉 祖、唐宗是那一朝皇帝?案头放高头讲章,店里买新科利器。读来肩背高低,口角嘘唏。甘 蔗渣儿,嚼了又嚼,有何滋味?辜负光阴,白日昏迷。就教他骗得高官,也是百姓朝廷的晦 气。”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再打三斤
某县令是个呆子,干了很多可笑的事。此人酒量很大,每天都要打几斤酒回来,自斟自 饮。 有一天,县令正喝得高兴,忽然有人喊冤。县令醉醺醺地,嫌喊冤人坏了自己的兴头, 便怒气冲冲地升堂,拍案喝道:“给我打!”但却并不掷签。衙役只好下跪请示打多少,县 令用手比划着吩咐道: “打……再打三斤。” 属吏、衙役们听了这话,竟至哄堂大笑。 又有一次,轿夫们领工钱、伙食费用,县令升堂点给时,发怒说: “我只看见有两个人抬轿,怎么有四个人领钱?” 轿夫解释说:“轿子后面还有两个人。” 县令说:“照你说的,还是两个人!” 轿夫又解释道:“连同前面的两个人,不是四个吗?” 县令无话可说,便查验四个人的称呼。头一个叫“洋洋得意”,第二个叫“不敢放 屁”,第三个叫“昏天黑地”,第四个叫“扯来扯去”。县令听了也大笑起来。 ——清·独逸窝退士《笑笑录》
“蚂蚁”封翁
吴地旧俗,田地房产交易的中人称为“蚂蚁”。有个姓贾的老汉,于这个营生已三十多 年,家道小康。这老汉买了个婢女为妾,生下一个儿子,请孝廉褚绍推算此儿的前程。 褚孝廉善戏谑,便与贾老开玩笑说:“令郎将来必大福大贵,你就要因儿子显贵受封, 做封翁了!”贾老说:“我的职业卑贱,怎能受封?”孝廉一本正经地说:“这样说不对! 古代就有蝎子称将军,荧火虫称正字,蝴蝶被封为香国粉侯,蜜蜂升任花台刺史。这些虫类 都显贵了,怎见得蚂蚁就一定卑贱!” 贾老听了很高兴,终日以封翁自居。 贾老的儿子性情憨顽,十八岁时,只有《大学》一文三页书能勉强读下来。有人问贾 老:“令郎读《左传》了吗?”贾答道:“《左传》已读熟,近来我听到他在读‘右 传’!”可能是听到儿子读“右传首章”、“右传二章”,就误以为有“右传”这本书。 儿子到了二十岁,仍然迟钝憨顽。贾老害怕孝廉的话不能应验,便去找孝廉询问。孝廉 笑道: “你儿子虽然贵命,但也不能这么快。蚂蚁五年而黑,十年而赤,三十年而白。这是有 定数的,你只管等着就是了。” 贾老听了,信以为真。后来他儿子迷上了赌钱,逐渐荒废了学业。 后来,贾老过八十大寿,很多客人来拜贺,褚孝廉也在座。贾老又提起了旧话,孝廉说 道:“你的头衔已经很高贵了,何必指望沾你儿子的光?”贾老问什么衔,孝廉答道: “您的头衔有:中人科中人,升为卖田司主事,外任提拔为合同府知府,例封文契郎, 晋封草议大夫。” 众人听了褚孝廉的妙语,乐得哄堂大笑,贾老的儿子也暗暗发笑。褚孝廉对他说:“你 以后沾你父亲的光,不做茶馆大使,也能当个交易府录事。” 贾老这才领悟褚孝廉是与自己开玩笑,便断了受封赏的念头。 ——清·沈起凤《谐铎》
求你别写
有一个人最喜欢给别人写字,而书法又极坏。有一天,有人手里摇着一把白纸扇走过 来,这个喜欢写字的人又想给人写字。扇子的主人一听,立即跪在地上不肯起来。喜欢写字 的人说:“不过是在扇子上写几个字而已,何必行如此大礼?” 那人答道: “我不是求你写,我是求你别写!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穷鬼借债
有个人极吝啬,饿了也硬撑着,舍不得吃饭,人们都称他为吝啬鬼。还有个人命极穷, 哪怕只剩下一文钱,也要把它花完,才睡得着觉,人们都称他为穷命鬼。 有一天,穷命鬼去找吝啬鬼借钱。吝啬鬼说:“你的命小福薄,连一文钱都拿不祝我若 借给了你,只怕你福薄灾生,人钱都保不祝”穷命鬼说:“你只管借给我,我节省着用。” 吝啬鬼说:“我说一个笑话给你听:一个人很吝啬,不仅仅是一毛不拔,就连肚子里的 屎,也要拉在自己家里。有一天,他要出远门,恐怕路上要拉屎,便想:拉在外面,岂不白 白丢了一泡大粪?不如带了狗去,以防意外。于是,他就带了家里的狗一同上路。 “走到中途,那人果然要拉屎。他感叹道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;愚人千虑,必有一 得;我今天真明白这个道理了!于是拉了屎,那狗果然把屎吃了,没有浪费。可不料狗吃完 屎后,自己也要拉屎,那人指着狗骂道:‘没福气的东西,真是鼠肚鸡肠!你连一泡屎都消 受不起,你还借的什么钱!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兔子
有个富贵人家的主人,最喜欢听人奉承,而有些相面的人,绝不肯奉承人。有一天,喜 欢奉承的人正好遇上了一个不肯奉承人的相士,让家人把相士唤来给自己相面。 相士进门登堂,看见富贵家的主人高坐在上,态度傲慢无礼。相士相了半天,说道: “贵相清奇,绝不是一般的相貌。您耳朵长,脑袋小,眼大而无神,眼睛中布满红丝,嘴唇 裂开,露出牙齿,好像一个……”再往下就不敢说了。主人便追问道:“到底像个什么?” 相士回答说:“好像个兔子。” 主人听了大怒,命令左右侍从将相士绑了起来,押到一间空房里,要把他活活饿死。手 下人把相士捆送到空房。一个家人在旁边劝道:“你这个人做事太不在行,我们老爷最喜欢 的是听人奉承,你如果奉承他几句,给你的谢礼一定丰厚。”相士说道:“那就求二爷带我 上去,重新相一相。”于是,家人来到主人面前报告说:“刚才那相士害怕老爷的虎威,一 时间惊慌失措,所以相错了,何不叫他来重新相一相?”主人吩咐道:“那就把他放了,带 来重新相。” 家人把相士放出来,带到主人面前。相士看了又看,相了又相,仔细端详了很久,说道: “二爷,求你老爷仍然把我捆了吧——他还是个兔子。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醒酒
主人请客,心疼客人喝酒,便用小杯。客人举杯做出呜咽的样子,主人惊问原因。客人 说:“见物伤情而已。我哥哥去世时,并无疾病,只因朋友请他喝酒,用的酒杯也与府上这 个一样,他不小心把杯误吞了下去,噎死了。今天见到这个杯,我怎能不伤心?” 主人只好让人换了大杯,但斟酒时总不斟满。客人仔细端详着酒杯,笑道:“这杯应当 截去一半。”主人问为什么,客人说:“上半截闲着,要它有什么用?”主人便让人把酒斟 满。 客人端起酒,刚喝了一口,却全喷了出来。主人又问原因,客人笑道:“我小时候曾把 门牙跌落了一截,医生用分水犀的骨头为我补好,所以酒中一掺水,就喝不进去。” 主人说:“酒既然有水,那就请吃饭。”说着令人从里面端饭来。客人说道:“多谢内 人。”主人说:“‘内人’不是你称呼的。”客人道:“饭从内屋出来,不谢内人谢谁?” 吃完饭,主人送客,来到门口,客人问:“我刚才到府上来时,看见门内有一堵照壁 墙,现在怎么不见了?”主人说: “我这里向来没有过照壁墙。”客人听了,恍然大悟说: “不错,我是在家喝醉了来的,所以眼神昏花,看错了。 现在这才看清楚。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念白字
一个国子监生员爱念白字,却又最喜欢看书。有一天,他在家看《水浒》,正好有朋友 来拜访,见他读书,便问:“老兄在看什么书?”监生答道:“木许。”朋友听了很诧异, 说道:“书籍很多,但这‘木许’一书,还真从未见过。请问书里写的,都是些什么?”监 生答道:“有个季达(李逵)。”朋友说:“更奇了,古人的名字我知道得也很多,但从未 听说有个叫季达的。他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监生回答说:“手使两把大爹(斧),有万夫不 当之男(勇)!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发誓戒酒
有个人十分贪酒,整天沉醉不醒,仍然酒不离口,已经成了酒玻他的朋友们竭力劝他戒 酒。贪杯的人说:“我本来是要戒的,只因小儿子出门未归,我时时盼望,权且以酒浇愁而 已。等儿子回来后,我就戒酒。” 众人说:“你要赌个咒,我们才相信。”贪酒的人便赌咒说:“儿子回来之后,我若再 不戒酒,就让大酒缸把我压死,小酒杯把我噎死,跌在酒池里泡死,掉进酒海里淹死,罚我 活着是麯部的小民,死了做糟丘的鬼魂,在酒泉之下,永世不得翻身。”众友听了问道: “你儿子到底上哪儿去了?”贪酒人回答说: “到杏花村给我打酒去了!” ——清·小石道人《嘻谈录》
狗头
有个出外教书的私塾先生年底雇船回家。半路上,船家问:“相公多大年纪?”先生回 答说:“属狗的,过了年就五十岁了。”船家说:“我也属狗,可为何你我贵贱不同?”又 问先生是哪个月生的,先生答道:“正月。”船家恍然大悟,说:“对了对了。怪不得,我 是十二月生的,是狗尾,所以摇了这一辈子;相公正月生的是狗头,所以叫了这一辈子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开药铺
有个人外出贩药材,离家几年,这期间他妻子已生下四个孩子。药贩子回家以后,责问 孩子从何而来,妻子答道:“因为你外出多年,我朝思暮想,因苦想成胎,所以这几个孩子 的名字都暗含深意:大的是你刚离家时,停船住宿沙畔时有的,所以叫‘宿砂’;老二是你 在远乡为客,我在家思念,所以叫‘远志’;老三是料想你的货已置办齐全,应当回家来 了,所以叫‘当归’;第四个是因为连年盼你不见,现在总该回乡了,所以叫‘茴香’(回 乡)。” 丈夫听了大笑道: “照你这说法,我若在外面再过几年,家里就能开个中药铺了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拔少的
一个老翁,胡须花白。他让姬妾把白的拔掉。妾看见白的很多,拔也拔不完,便把黑的 全部拔去。拔完后,老翁拿过镜子一照,大惊,便责备姬妾。妾分辩说:“难道少的不拔, 反倒要拔多的?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搁浅在深处
一个矮子乘船游玩,船搁浅了,他便亲自起身撑船,不料却失足落水,水没过了头顶。 矮子大怒说:“偏我搁浅在深处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臭得快
有个瞎子夏天吃螺蛳,失手掉了一个螺蛳肉在地上。他低手用手摸,摸到一块鸡屎,误 以为是螺蛳,放在嘴里,一边吃一边对人说: “天气好热,东西才落下地,怎么就臭得这样快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治口臭
一个人患口臭,打听别人有无良方可治。别人告诉他:“吃大蒜就行。”口臭的人很惊 讶,说:“吃蒜不更臭吗?”那人答道:“大蒜虽臭,还臭得正路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不看地方
一个乡下人进城去,回来对妻子说:“我在城里打了很多喷嚏。”妻子说:“那都因为 我在家里想你。”过了几天,这个人挑粪经过一座又高又窄的独木桥,又接连打了几个喷 嚏,差点儿失足掉下桥去。他骂道:“骚花娘,就是想我,也该看看在什么地方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吃屁
几个人一起喝酒,有个人放了一屁,众人便互相推脱。其中一人说:“列位请各吃一 杯,待小弟说了吧。”众人都吃了一杯后,那人说:“刚才的屁,其实是小弟放的。”众人 不服,说道: “为何你放了屁,倒要我们吃?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已去半年
两亲家在路上相遇,一个性急,一个性慢。慢性子亲家深深作揖,口中问候道:“新年 拜年时曾上门打扰,元宵观灯时又打扰,端午节看龙舟,中秋节赏月,重阳节赏菊,每个节 日都登门打扰,却一次未曾报答,觉得很过意不去!”等他说完后直起身子,已过了半晌工 夫。急性子亲家觉得太烦,已经先走了。慢性子亲家抬起头不见人,问别人说:“敝亲家是 什么时候走的?”别人答道: “看灯之后就不见了,已走了大半年了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越来越少
一个商人嫖妓,问妓女多大年龄。妓女答道:“十八。”过了几年,商人的生意折了 本,又来见这个妓女,妓女已忘了以前的事。商人又问年龄时,她答道:“十七。”又过了 几年,商人又来,问年龄时她答:“十六。”商人听了,忽然哭泣不止。妓女忙问缘故,商 人说道: “你的年纪,倒与我的本钱一样,一次比一次少,想到这里,怎能不令人伤心!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老单身
有个老单身汉,别人问他:“有了儿子了吗?”他答道:“提起我儿子,实在令人心 酸。当年我妻子的爷爷给我丈人说亲,说得快成了,却被一个天杀的用计搅黄了,致使我丈 人没娶得丈母娘,所以也就没生下我妻子,至今我儿子就更不知在哪儿了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赊礼
有个人遇到了喜事,熟人都随份子送礼祝贺。一个朋友只送五分银子,在封皮上写着: “送贺礼一钱,现银五分,赊欠五分。” 后来这个朋友也有喜事,当初受礼的人也应送礼。他便送了个空封给朋友,在封皮上写 道: “讨还你欠我的五分,再赊五分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借水
一家请客,少分了一双筷子。上菜之后,众客人都举起筷子准备吃菜,没筷子的客人独 自袖手旁观。过了一会儿,他对主人说:“求您给我清水一碗。”主人问道:“要水干什 么?” 客人答道: “洗干净了手指头,好抓菜吃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下米
一家请客,用的酒味道很淡。客人说道:“下酒菜有这些就足够了,倒是求您抓点米 来。”主人问:“要米干什么?”客人答道:“酿这酒时可能未曾用米,只好现在补上点 儿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死酒
有个人请客。客人正要举杯饮酒,忽然放声大哭。主人慌忙问道:“正要饮酒,为什么 这样悲伤?”客人回答说:“我平时最喜欢的就是酒,现在酒已经死了,因此哭起来。”主 人笑道:“酒怎么能死?”客人说: “既然没死,为何没有一点酒气?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大爷
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走路,前面有一群人挡路,牵牛的便吆喝着让人让路,前面的人不 听。牵牛的说:“你家大爷来了,还不让路!”前面人群中有一位回头看了看牛,说道: “难道我家有这么一个大爷?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不相称
有个俗汉假装雅士,造了一间精美的房子,房中罗列上古玩、书画之类,十分齐全。有 客人来时,主人问道:“这房中的东西有没有不相称的?如果有,请您指教,我把它剔出 去。”客人说:“古玩书画件件精妙,只有一样应该剔除。”主人问:“哪一样?”客人答 道: “就是足下。” ——清·游戏主人《笑林广记》
爱铜钱
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,很喜欢骑马奔驰。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: “马承学,学乘马,汲汲而来。” 马承学应道: “钱同爱,爱铜钱,孜孜为利。”对完后补充说:“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,并不敢讥笑 老兄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梅子酸牙
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,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,知府出对子说: “墙内桃花,露出一枝难入手。” 伍文定对道: “园中梅子,不消几个便酸牙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“中书科什么东西”
清乾隆年间,京城里工部衙门失火,皇帝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新修建。朝中官员 根据此事,做出一句上联: “水部火灾,金司空大兴土木。” 这个句子中含有“水、火、金、土、木”五行,所以很久没有人能对出下句。当时朝廷 有某中书科,长得状貌魁梧,自负为南人北相,他求教于纪晓岚,要求纪对出下句。纪笑 道:“此句不难,只是对出来有妨先生。”中书科说:“无妨,只要对上就行。”纪晓岚于 是对道: “南人北相,中书科什么东西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医生对
有个医生,自夸很善于对句。有一次,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,主人正用绸缎裁衣,便指 着锻料出句说: “一匹天青缎。” 医生对道: “六味地黄丸。” 主人很高兴,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,并出“避暑最宜深竹院”七字让他对。医生立刻对 道: “伤寒莫妙小柴胡。” 正应对之间,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,主人便出句说: “玫瑰花开,香闻七八九里。” 医生对道: “梧桐子大,日服五六十丸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无钱赎当头
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“当头”,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“赎当头”。又古有“万 事不如杯在手,一年几见月当头”的对子。有个人典当了东西,换了几个钱去赌博,进了赌 场,手提着钱串说道: “万事不如钱在手。” 旁边马上有人应道: “一年几见赎当头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双月与半风
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,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。妹妹出对子说: “阿兄门外邀双月(朋)。” 哥哥对道: “小妹窗前捉半风(“风”之繁体为“風”,“半风”隐指“虱”字)。” ——清·梁章钜《巧对录》
“头鸣”
有位学使到某地主持考试。有个生员入考场时,把一只蝉放在头巾中,考到中间,蝉在 头巾里叫起来。众考生听到声音是从头巾中传出来的,都大笑起来。宗师以犯考场之规为 由,把他们召集来,查问为什么哄堂大笑。考生们都说:“某某生员头巾里有声音,所以忍 不住笑。”宗师把那个生员叫来,要斥责他。那人大声说道: “今天学生入场时,被父亲叫住,把蝉放进学生的头巾内。它在里面爬跳得我难受,但 学生因是父命,所以不敢丢弃。” 宗师怒问为什么要将蝉放入头巾,那生员答道: “家父要图个好兆头,犬头鸣’(名)之意。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离天不远
有一帮人在一起闲聊,讨论起天的远近大小,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,争执不下。一个村 夫听了,在旁边插言说: “天离地,也就有三四百里远。从下面到上面,慢走的话四天就能走到,快走则三天可 到。六七天时间就可以打个来回,还绰绰有余。你们为何还用得着如此争辩不决?”那些人 听了很吃惊,问道:“你这个说法有什么根据吗?” 村夫说道:“你们难道没看到世俗送灶神上天吗腊月二十三日送灶,腊月三十迎灶,从 二十三日,到三十日,不过七天罢了。以一半路程计算,也就是三四百里路,根本就不 远!”众人听了哄然大笑,说:“你说得很好,可以谈论天了。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不坐首席
谚语说:“常常坐首席,渐渐入祠堂。”是说年纪越大离死越近。所以坐首席的事,人 人推让。有个人患疯痨病,请大夫治疗。大夫说:“常言道:‘疯痨膨胀膈,阎王请下的 客。’阎王马上要催请,不必吃药了。”病人问:“我未见请帖,怎么能算是客?”大夫答 道:“这只是说你不久就要去见阎王了。” 病人听了说道: “做客我倒是不怕,却最怕坐首席。只求你用些生疾动气的药,把我这疯痨症改为膨胀 二症,挪在第三第四位,这样即可免得大家谦让,叫主人费心。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耍光棍
一个人姓卜,名叫不详;另一个人姓冢,名叫不消。二人交情深厚,结为异姓兄弟,冢 不消年长,为把兄,卜不详为把弟。 有一天把兄对把弟说:“我们两人的名姓都很奇特,我的姓尤其少见,你看这‘冢’字 的形状很像‘家’字,只是少个点;又很像‘蒙’字,只是没有头,就像官员摘了顶戴一 样。我想和你商量,把你的‘卜’字腰间那一点,挪在我的‘冢’字头上,使我成了一个 ‘家’,岂不好?” 把弟说:“我把点借给你成‘家’,倒没有什么不可;只是你成了家,我可就要耍光棍 了!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利尿
秀才家的女佣人把(bǎ)小孩撒尿,把了半天,孩子也没尿。佣人便吓唬孩子说:“学 台官来了!”孩子立刻尿了出来。秀才看了,问是什么缘故。佣人答道: “我看见你们秀才一听说学台官来主持考试,便吓得屎尿齐出,所以我就用这个办法。” 秀才叹道: “想不到这娃娃能继承父志,传扬书香;更想不到这学台大人竟有利尿的功用!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瞎子吃鱼
几个瞎子凑钱一块买鱼吃。凑的钱太少,买的鱼便又小又少。鱼少人多,只好用大锅熬 汤,大家尝尝鱼汤的鲜味而已。瞎子们都没吃过鱼,既不知味道,更不知怎么做,便把活鱼 直接扔进锅里。小鱼又蹦又跳,蹦到了锅外面,众瞎子也不知道。汤烧开了,大家围在锅 前,一边尝,一边齐声赞叹: “好鲜的汤!好鲜的汤!” 谁知那鱼还在地上蹦来蹦去,一下蹦到一个瞎子脚上。他伸手一摸,呼道:“鱼没在锅 里!”众瞎子一听,叹道:“阿弥陀佛!幸亏鱼在锅外,若在锅里,我们都要鲜死了!” ——清·程世爵《笑林广记》
音乐伴饮
有个人素来好诙谐调侃。有一次,他的朋友们起哄让他请客,他便给朋友发请柬,上面 写着:“诘旦音樽小叙。”众人不知“音樽”是什么意思,估计一定是有音乐助兴,一起饮 酒。等走到他家一看,桌上只有冬瓜两大盘,清汤一碗而已。客人都很惊奇,大家举起筷子 大吃一阵,很快就吃完了两盘冬瓜。但后面上来的菜还是冬瓜和清汤。 吃喝完后,一个客人问道:“今天的良宴,‘樽’是有了,但‘音’在哪里?” 主人笑着说:“诸位还没明白?”众人都说不明白。主人便指着桌上的碗盘说: “冬冬汤!冬冬汤!” ——清·俞樾《一笑》
好商量
有人要请个先生教孩子读书。请来之后,主人对先生说:“我家境贫寒,在先生面前恐 怕多有失礼,很过意不去!”先生答道:“您不必这么客气,我这个人,一切都好商量。” 主人问道:“供应先生的饮食,只有素菜,没有荤腥,可以吗?”先生回答说: “行。”主人又问:“我家里没有仆人,凡是洒扫庭院,早上开门,晚上关门这些事情,也 要麻烦先生来做,行吗?”先生回答:“可以。”主人又问:“家里妇人孩子要买点零星东 西,也要劳驾先生上街跑一趟,您愿意吗?”先生回答说:“行。”主人听了说道:“既然 这样,很好,咱们说定了。” 先生说道:“我也有句话,应当先说明白,希望主人听了不要吃惊。”主人问什么话, 先生答道:“我很惭愧从小没读过书。”主人说:“您太谦虚了。”先生说: “确实不敢说谎,我真的一个字也不识。” ——清·俞樾《一笑》
给面子
野鸡到阎王那里去告状说:“我本是一种极有文采的禽类,所以,古代圣明的君王都在 自己的服饰上绘我的图像,并且把礼服上彩绘的雉鸟称为‘华虫’。为什么近来上海胡家宅 一带的妓女,也敢叫我的名字?” 阎王说道:“时势不同了嘛。古代的圣明君王推崇你,所以把你的像绘在礼服上;而如 今的人们不重视你,所以借你的名字称呼那些走江湖、跑码头的妓女。” 野鸡分辩道:“不对。如今的二品官,也用彩丝绣我的像作官服前胸和后背上的补子, 怎么能说如今的人不重视我?” 阎王沉吟半天,最后说: “既然这样,那我交代世间的人把这些二品衔的官,也称为‘野鸡官’,给你一点面子 吧!”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》
医生获匾
有位庸医,凡到他这儿来看病的,往往一看就死。但是还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,仍然到 他这里来看病,因此在他手里断送了性命的人越来越多。 有一天,忽然有一伙人吹吹打打地给医生送来一块匾额。医生不知是谁送来的,自己思 量,从行医以来,从未获得这样的荣耀,便接受了这块匾,并把它挂起来。 邻人们也很惊讶猜疑,相互议论道:这个医生使很多病人送了命,怎么会有人给他送 匾?后来仔细打听,才知道那匾是一家棺材店送的。有好事者便到店中去问店主说:“那个 医生治好了你的病吗?为什么要送匾给他?”店主答道: “不不!小店的生意向来清淡,可自从他行医以来,我的生意马上有了起色,所以送块 匾给他,以表示不敢忘记他的好处!”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》
轿夫开价
某人花了很多银子上下打点,通门路,起初捐了个小官,接着再用银子到处巴结升迁, 逐渐升到了道员。后来再花银子,被上司记了姓名,再后来补缺,再后来升官,再后来捐了 花翎,再后来加了头品顶戴,一直做到封疆大吏,全都仗了银子的力量。 有一天,他要雇一个轿夫,问每月要多少工钱。轿夫说:“如果专抬大人便衣出门,则 工钱不必计较。如果大人将官服穿戴整齐了去见客,则每月必须十金。”此官莫名其妙,但 还是雇下了这个轿夫。后来有人问轿夫,为何穿便衣和穿官服要价不同。轿夫说: “那官员只一身轻骨头,若只穿便衣,我抬了他轻如无物,所以工钱多少可以不必计 较。如果穿戴起官服,他的顶子、翎子、补子、珠子,不知重重迭迭的用了多少银子,这就 是要我抬一轿银子了!这么重的银子压在双肩上,为何不要他十金一个月!”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》
“角先生”
香港的小银币,背面有字:“香港一毫。”所以广东一带人称小银币都以“毫”作单位 计算,如一毫、二毫之类。市场上卖东西的铺子里记帐,又往往图省事,写成“毛”字。上 海一家广东人开的商店,一向用同乡人做经理。但是考虑到与各地交际,方言不通,便又雇 用一个上海人某甲做帐房助理。某甲翻阅各种帐本,发现上面有很多地方写着“二毛”、 “三毛”等字样,不懂是什么意思,便问同事。同事告诉他: “这是广东人的写法,意思与‘角’字相同,‘一毛’就是‘一角’,‘二毛’就是 ‘二角’,以后可以都改写‘角’字。” 甲听了点头答应。到了月底,开写帐单,客户中有位姓“毛”的,甲竟也写作“角先 生”。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》
© 简体字